“数”观世界,“学”以致用——南光中英文学校数学特色作业展示
“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,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,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。”为了更好贯彻这一理念,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数学科组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,不断优化作业设计,引导学生“数”观世界,“学”以致用,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。
一年级:早餐日记
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,一年级开展了生动有趣的“早餐日记”活动,通过丰富多彩的创意绘制,初步体验单价、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,不断提高思维创造力。
二年级:量量我的身体
认识长度单位是孩子们学习测量的开端,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重要的地位。为了帮助孩子进一步建立“量感”,对现实世界有进一步的感知,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建立起联系,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奥秘,本次特色作业让学生动手“量量我的身体”,借此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。
三年级:生活中的重量
数感是要基于明确的“量”展开的,所以量感是数感的基础,为了让孩子们对“克和千克”这两个重量单位有更深刻的感知,三年级组设计了一份特色实践作业,让孩子们放下课本,利用课余时间,走进生活,触摸重量。
四年级:感受一公顷的大小
“公顷”是测量较大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,虽然我们知道了公顷的定义,但是“看不清、摸不着”,还是感受不到1公顷到底有多大。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的体验“1公顷究竟有多大”,四年级的老师布置了“体验一公顷”的实践作业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学生走出家门,开动自己的小脑瓜,用尺量、用步丈量、用笔算出1公顷的面积。通过走一走、看一看、量一量、算一算、比一比的活动真正了解一公顷。
五年级:生活中的分段收费
数学调查能够充分体现同学们的数学思考、探索能力,五年级“分段计费问题”研究完之后,学生带着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,通过实地考查,用文字、图画的形式认真记录自己的思考。此项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有助于充分挖掘每位同学的思考潜力。
六年级:中秋节里的数学
传统文化遇上数学,自有一番风味。六年级数学老师们巧妙依托中秋佳节这一传统节日,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,创造性地完成数学实践活动任务,感受节日里浓浓的“数学味”。著名数学家笛卡儿曾说过:一切问题都可以化成数学问题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月饼中的数学知识。